返回
顶部
冯雨萱 辽宁大学
当初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艺术生”这三个字扯上关系,加之自己对与艺术相关的东西一直抱着无关痛痒的态度,以致于当自己第一次离开家庭迈进有格时,内心是处于极度的迷茫和不安之中,就是抱着这种半死不活的心态,我开始了在有格的漫漫求学路。
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把专业当成一个步入理想大学的跳板或是捷径,甚至对编导是什么都不得而知。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最初不被我重视的东西渐渐变成了一种能力,那些曾经所谓的偏见,现如今也变成了奋斗的理由。没错,就是这么神奇。所以,在面对未知的将来时,不要轻易被蒙蔽,慢慢去体会,看好脚下的路,才会有值得期待的远方。
当然,艺考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样的,对此毫无概念的我面对往年艺考的种种报道,心里总会冷冷的飘过四个字:“无病呻吟”。当自己真正踏上这场不容回头的征程时,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南京艺术学院是我考的第一所学校,先撇开毫无经验不谈,光是那场难得一遇的大雪,就让我这个完全不适应南方湿冷气候的北方姑娘身心俱疲。但这场雪并没有让怀着满腔热血的我意识到,眼前的一切只是一本《论持久战》的序言。之后紧接着的吉林大学之旅,我才真正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凛冽寒风中了解了艺考。
随着考试的不断进行,看着手中不断变化着目的地的车票,新鲜感慢慢消退,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倦怠感和无力感,那时候一场场的考试让我麻木,我也想过放弃回家,但幸而被我及时扼杀,不然我也不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坦然的啰嗦这些“不堪”往事。说了这些并不是强调艺考的苦,相反,我想说:“有一个平淡但不乏味,自由但不放纵的十八岁奋斗史,还不错。”
蔡康永曾记叙过这样一段文字:“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曾经让我们觉得不屑或困难的事,越能让我们遇到动人的风景。我不想把自己讲述的多么有个性或者富有传奇色彩,我只想把这条路上的一些共性以我为载体表达出来,不求成为答疑解惑的范本,但求能为一颗徘徊的心找一些寄托。
正如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参考教课老师的日常管理反馈,全方位多维度对学生全面分析,做到及时有效的对学生量身定制专属学习方案,冲刺理想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