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时间:2021-04-15
一. 人物形象:
《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主要人物数量较多但几乎每名角色的形象都完整的基础塑造。这些立体的塑造为人物的真实可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往的人生轨迹决定了故事发生时的人物状态;人物性格构成了人物行动的基础;人物细节不仅彰显了人物内心,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特点。
1.卡帕佐,象征着同情心。这个带有黑人血统的大个子士兵,因为拯救一个酷似自己侄女的法国小女孩而被德国狙击手射杀。“同情心”是在战场上第一个死去的人类情感。
2.军医魏德,象征着善良。这个面貌苍白永远紧锁眉头的卫生兵,平素身上不携带武器却无时无刻不面临生死。他善良的永远想拯救别人,但是永远无能为力,眉头也越皱越紧。他最终死在了攻占雷达站的战斗中。“善良”是在战场上第二个死去的人类情感。也正是魏德的死,激发了小分队彻底的矛盾。
3.杰克森,象征信仰。一个笃信宗教的来自美国南方的狙击手,每次开枪之前都要默念圣经并亲吻十字架。在最后的战斗中牺牲。毫无疑问,“信仰”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第三个人类情感。
4.梅利什,美国犹太人,喜欢刺刀,用缴获的德国军刀侮辱俘虏,最后死于同一把刀。他身上代表着犹太人被压迫的现实。从第四个牺牲开始,已经不是人类情感的丧失,而是对某种情感的呈现了。
5.霍瓦士军士,象征着军人。这个老兵身上承载的是美国军队的美德,对长官绝对忠诚,对任务坚决执行,对下属爱护有加,同时不畏生死。
6.米勒上尉,团队的核心,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宽容、执着、奉献。他的牺牲代表了美国所认为的国家为战争所做出的牺牲,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民主化的象征,包括他教师的身份都有一种传教的感觉。他最后的牺牲并不代表着这种精神的逝去,反而在瑞恩身上得到了传承。
7.班用机枪手莱本,自由与幸运的代表。来自纽约的他敢作敢为,思想行动极其自由甚至与军队的服从精神产生了某种对抗。他的转变与最后的幸存,恰好是对于战争幸存者的最好注解。
8.翻译厄本,彻头彻尾的战争菜鸟,一个从未上过前线的文职士兵。他的经历也是所有没有经过战争的观众的经历,他象征着成长。
整个小分队的成员除个人象征外,这个群像整体更有其象征意义。小分队中的8个人,代表了美国的各色人种各个阶层和各个地域,黑人、白人、犹太人,城市、乡村等等,小分队整体的象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瑞恩身上一开始承载的是胜利,因为他是任务的终点,找到他就意味着任务的完成。但是随着剧情走向,最终瑞恩身上承载的象征意义是传承,他传承了以米勒上尉为首的小分队身上承载的美德并继续活下去。这个象征意义细腻绵长。
除前文所述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人物的不完美。影片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物,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比如梅利什的“痞”、莱本的“牢骚”等等。甚至这种不完美也出现在了美国精神的主要代表米勒上尉身上,最明显的一次当属在路边和几个队友一起从阵亡将士的姓名牌中寻找瑞恩的戏,周围的几个士兵明显把寄托着战士生命的标识牌当成了扑克,在周围默默行进的士兵们的注视下兴高采烈的进行着游戏。米勒上尉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微笑的默许,最后还是军医魏德冲上来制止了众人草率的不负责任的举动。这场戏凸显了米勒上尉的“不完美”。但是这种“不完美”不仅没有损害米勒上尉的形象,反而让这个形象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这种处理,也是美国电影中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十分值得我国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吸收借鉴。
二.主题:
(一)歌颂人性“
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好人”对好人的定义就是塑造了8个好的士兵。
(二)反思战争
主题表达这部电影貌似主题简单,即用八条生命拯救一条生命的壮举,歌颂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芒,同时通过道德悖论——为了一个人道的目的,采用了某种非人道的手段,阐述了战争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三)肯定个人价值,尊重生命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故事,每一个个体的死亡都十分悲壮。
(四)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输出与表达
米勒上尉作为美国精神的代表,一路上居于队伍的核心地位。导演给了他最多的仰角镜头,凸显其英雄形象。美军枪杀德军战俘时,导演用特写强调了米勒上尉厌弃的表情,这种阐释也代表着主流美国精神对此事的态度,即虽然枪杀俘虏可能存在,但承载了美国主流精神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除此之外,米勒上尉勇敢、宽厚、机智、极富领导力和个人魅力等特质在剧情的推动下不断得到体现。而至于表象当中的“无善无恶”,最终最为弱小无害的翻译厄本举起枪,用类似行刑的方法击毙了那个出尔反尔的德国战俘。这一枪响过,谁善谁恶就一清二楚了。总的来说,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传达的是美国的主流价值,即“美国人拯救世界”的美国主旋律,在影片开始和结束时几乎覆盖银幕的飘扬的美国国旗更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最好注脚。这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才是隐藏在浅层主题之下的深层含义。
三.视听语言
(一)精准的视听语言使用
《拯救大兵瑞恩》中,导演对视听语言的使用堪称“精准”。每一个景别的选择,镜头的每一次运动,画面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每一场戏剪辑节奏的完成,无不体现着这种精准。厄本第一次行军,试图和所有队员套近乎的那一场戏。导演根据人物关系排列出行进队伍的人员次序,厄本从最后一名队员向前走去,和每个人打招呼,此时导演采用跟移镜头,不仅将每个人对于新兵的态度一览无余,而且在调度中同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和道德悬念冲突的铺垫,这场动态戏场面调度得十分精准。而在卡帕佐阵亡后,小分队在教堂休息的那一场戏中,导演根据人物关系布置了每个人的位置。米勒上尉和霍瓦士军士在一起聊天;原本的三人组因为卡帕佐的牺牲而只剩下莱本和梅利什,两人在聊天;狙击手杰克森因为有信仰的缘故在一边安然的呼呼大睡;军医魏德在独自抄写卡帕佐给父亲的信;翻译厄本不知所措的坐在一边,无法融入集体。仅就这几个人物的位置关系,便将人物之间的亲疏、人物态度以及人物内心活动展示得淋漓尽致。加上教堂特有的烛光光效,每个人如同油画一般的造型感也深深印在观众心中。这场戏将静态场面调度的功能也发挥到了极致。
(二)风格化的视听效果
视听语言需要精准,但是在精准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是要通过视听元素营造出某种风格。《拯救大兵瑞恩》之中,导演利用视听元素营造的出纪实性的电影风格,给人以超强的震撼效果。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观众,一定会对诺曼底登陆那惨烈的战争场面念念不忘。在这场20分钟的战争戏中,除去4个德军机枪地堡视角的扫射镜头外,几乎全部镜头的视角选择都在抢滩登陆的盟军一方。这种单一的视角选择极具风格化,辅以晃动的手持镜头拍摄,加上美术部门制作出来的服装道具和特效部门的爆炸场面相结合,共同营造出极为逼真的“纪实感”。影片中,不断有血水和爆炸碎片击打镜头(屏幕),仿佛整个段落是由随军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这种纪实感带来的就是整个影片的真实感。诚然,此种电影真实与现实真实还有一定差距,但也是此类影片中的一个大突破。此后诸多影片比如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中国电影《集结号》等等在拍摄战争场面时,都或多或少的对此手段进行了借鉴和模仿。
(三)多样化的视听元素处理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史诗级的战争电影,体现了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视听元素使用的深厚功力。《拯救大兵瑞恩》中,四次较大的战斗——开篇的诺曼底抢滩、卡帕佐阵亡的雨战、攻占雷达站和最终的守桥决战,均采用了不同的视听处理。诺曼底战斗视听处理上是纪录式的风格;而法国小镇的雨战则采用了狙击手对决的方式,以静制动;攻占雷达站的视听风格更极致,整场战斗全部由翻译厄本手持的瞄准镜中呈现,绝对的主观视角;而最终的守桥决战则是好莱坞主流战争片的拍摄方法,使用多角度的视角设置和复杂的视听元素,从宏观到微观展示整个战斗的全貌与细节。影片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原因和用意也是清晰明了的。诺曼底登陆战的纪实风格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静制动的雨战强化紧张感之余,展示了小分队的人物性格;瞄准镜中的攻占雷达站强化了观众体验(此时观众与剧中的厄本相同感受);而最后的守桥决战则在战争奇观的同时强化了戏剧高潮。此种多样化的视听元素处理方式,不仅避免了战争场面的雷同,而且保证了每场战斗的鲜明特色,在完成戏剧性任务的同时,锐化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声音
(一)真实的音效
声音元素是视听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优秀的电影中,声音与画面元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整个视听语言的呈现。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常规音乐音响的使用已非常出色,对于人物刻画、剧情推进、环境营造、气氛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静”
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表现静是有声片最独特的戏剧性效果之一。”《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静,既可以表现紧张和窒息,也可以表现情感的延续。比如在开场的诺曼底登陆战中,米勒上尉因为剧烈的爆炸暂时失去听觉,此处的静完美的表现出了米勒上尉的紧张;而结尾守桥战役中的米勒上尉再次因为爆炸而失去听觉时,此时的静则强化了战场的窒息感。最值得称道的是军队向瑞恩的妈妈报告噩耗的一场戏,整场戏1分46秒。军队的黑色轿车奔驰在宁静乡间的路上,瑞恩的妈妈正在厨房洗碗,看到汽车,她起先没有在意,随后抬起头来,当确定车子向自家开来,她强作镇定的打开房门。车上下来一位军官,紧接着是一位牧师,两人脱帽向她走来。此时母亲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瘫坐在地上……整个段落只有沉重的音乐和环境声效,而在台词方面则做到了“静”。没有一句台词的处理,让整场戏悲伤的气氛和情感久久延续,意味悠长。
四、首先我们来看一则报道:“据法国IFOP民意测验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在问‘二战中你认为哪个国家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时,1945年时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20%的人认为是美国、12%的人认为是英国。然而今年同样一个问题,却有54%的法国人认为是美国,只有23%的人认为是苏联,以及18%的人认为是英国。”为什么在70年间法国国民的认知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呢?相信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人,自然会找到一定的答案。谈到电影的意识形态宣传性,首先必须明白这种宣传应该是“隐性”的。没有观众喜欢说教的艺术作品,也没有观众会喜欢空喊口号的作品。因此从表面看来,《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基本写实的电影,美军可以枪杀那些已举起手来的德国士兵,德国士兵也可以在被美军放走后继续回来与美军作战,给观众一种战争中无善无恶的“公平”表象。但一旦再进行思考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在整个影片当中,法国人的形象是亟待拯救的受压迫者,在法国人一家急于把孩子交给小分队这个细节中有明显暗示;德国人是压迫者,以那个即使被释放也要回来作战并击中了米勒上尉的那个战俘为首,片中的德国人几乎都是面目可憎的恶人;而美国人呢?自然就是拯救者,小分队不仅拯救着自己同胞的生命,一路上也拯救着法国人,对抗着、感化着德国人。米勒上尉作为美国精神的代表,一路上居于队伍的核心地位。导演给了他最多的仰角镜头,凸显其英雄形象。美军枪杀德军战俘时,导演用特写强调了米勒上尉厌弃的表情,这种阐释也代表着主流美国精神对此事的态度,即虽然枪杀俘虏可能存在,但承载了美国主流精神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除此之外,米勒上尉勇敢、宽厚、机智、极富领导力和个人魅力等特质在剧情的推动下不断得到体现。而至于表象当中的“无善无恶”,最终最为弱小无害的翻译厄本举起枪,用类似行刑的方法击毙了那个出尔反尔的德国战俘。这一枪响过,谁善谁恶就一清二楚了。总的来说,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传达的是美国的主流价值,即“美国人拯救世界”的美国主旋律,在影片开始和结束时几乎覆盖银幕的飘扬的美国国旗更是这种意识形态的最好注脚。这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才是隐藏在浅层主题之下的深层含义。《拯救大兵瑞恩》作为一部优秀的美国战争题材电影,它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人物设定、剧情结构、视听语言的使用还是主题表达上,都完成的几近完美。从电影自身的技术技巧方面来说,实在是称得上此类电影的“范本”。从电影自身而言,《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堪
微信扫码关注有格公众号
定制个人表导专业能力提升方案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参考教课老师的日常管理反馈,全方位多维度对学生全面分析,做到及时有效的对学生量身定制专属学习方案,冲刺理想高校。